金遇见金加密新思字黄治理当数货币风险暴融风考
最近IMF那份关于加密资产风险的研究报告真是让我眼前一亮。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科技发展的研究者,我不得不说这份报告来得正是时候。现在各国政府都在头疼:这些看似时髦的数字货币,到底是金融创新的曙光,还是系统性风险的定时炸弹?
加密货币:天使还是魔鬼?
讲真,加密货币这东西确实很吸引人。记得去年有个朋友兴奋地跟我说,他在萨尔瓦多用比特币买了杯咖啡,感觉就像参与了一场金融革命。但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得多——IMF的报告给这种热情浇了一盆冷水。比特币等加密资产虽然带来了支付便利和投资机会,但也像一匹脱缰的野马,随时可能把整个金融系统带进沟里。
报告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框架,让我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场景。那时候我们也是手忙脚乱地给各种金融衍生品分类,试图理清风险传导路径。现在面对加密货币,情况更复杂了:没有中央银行背书,交易24小时不停歇,价格动不动就腰斩...这些特征让传统金融监管手段显得力不从心。
C-RAM:给加密风险把脉的新工具
IMF设计的这个加密货币风险评估矩阵(C-RAM)挺接地气的。简单来说就是分三步走:
第一步先看加密货币在当地是"正餐"还是"零食"。像萨尔瓦多那样把比特币当法定货币的,和越南那样只允许私下炒币的,风险等级完全不同。
第二步就是给国家做"体检",重点检查七个风险部位:系统重要性、信用、集中度、流动性、市场、监管和操作风险。这就像给人做全身体检一样,得把血压、血糖、胆固醇这些指标都查一遍。
第三步要放眼全球,毕竟加密货币没有国界。去年FTX暴雷时,全球投资者都在遭殃,这就是典型的跨境风险传导。
三个国家的加密实验
报告特别分析了三个"吃螃蟹"的国家,每个都很有代表性:
萨尔瓦多就像个莽撞的年轻人,一头扎进比特币怀抱。结果呢?国家信用评级被下调,老百姓上街抗议。有次去当地调研,我看到不少商家虽然挂着"接受比特币"的牌子,但私下都抱怨价格波动太大,最后还是更愿意收美元。
中非共和国就更有意思了,居然想推出用加密货币背书的法定货币Sango。这操作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那种用糖果做抵押的"儿童银行"。但国家货币政策可不是儿戏,一旦玩砸了,整个西非货币联盟都得跟着遭殃。
越南则是个"闷声发大财"的主。虽然官方禁止加密货币支付,但民间交易热火朝天。我在胡志明市认识几个年轻人,他们炒币赚的钱比上班多多了。这种"地下金融"最让监管者头疼——既摸不清规模,又控不住风险。
监管者的两难困境
说实在的,现在各国监管者都在走钢丝。管得太严吧,怕扼杀创新;放得太松吧,又怕出大乱子。去年Terra/Luna崩盘时,韩国很多普通投资者血本无归的场景还历历在目。
我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三点:
首先,数据黑洞太严重。区块链虽然是公开账本,但要搞清楚谁在交易、交易规模多大,就像在大海里捞针。
其次,监管就像打地鼠。我刚研究明白中心化交易所的监管办法,DeFi又火起来了;刚搞清楚稳定币,NFT又开始兴风作浪。
最后,国际合作跟不上。加密货币天生就是跨国界的,但监管还是各扫门前雪。这就像几个人合伙看管一个没围墙的果园,太难了。
未来之路:在创新与稳定间找平衡
依我看,对待加密资产不能搞"一刀切"。我的建议是:
对普通投资者要加强教育。很多人买比特币跟买彩票似的,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玩火。应该像要求香烟包装印警示语那样,强制交易所提示风险。
对机构投资者要明确规则。现在有些养老基金都在偷偷配置加密货币,这太危险了。应该像限制杠杆率那样,给机构投资者的加密资产配置设上限。
最重要的是建立全球监管网络。G20应该牵头成立加密货币监管联盟,至少在大额跨境交易监控、反洗钱这些方面达成共识。
加密货币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,既不能任其失控,也不能简单粗暴地急刹车。如何在保护创新的同时防范风险,这将是未来十年全球金融监管的最大挑战。
(责任编辑:领袖)
-
加密世界的六大支柱:HyperEVM强势登场,挑战以太坊霸主地位
最近以太坊带着DeFi又杀回来了,这次可不再是2020年那个"DeFi夏季"的玩法了。Aave、Pendle、Ethena这几个家伙把循环贷玩出了新花样,让杠杆效应变得更加可控。还记得当年大家都围着ETH打转的日子吗?现在USDe这类稳定币让整个市场的波动变得更温和了。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感觉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温暖而持久的牛市周期。在这个阶段,评估链上协议需要关注两个关键点:首先是... ...[详细]
-
各位区块链领域的同行们注意了!我刚从AES亚太技术团队那边获得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——备受期待的算力租赁系统A8终于要揭开神秘面纱了。说实话,这个项目我关注很久了。记得今年8月份第一次在技术交流会上听到AES团队提起A8系统的构想时,我就觉得这个方向很有前景。没想到短短三个月,他们就完成了从概念到实际落地的重要跨越。据了解,AES亚太区的技术团队这段时间可是忙得够呛。我的老朋友张工告诉我,他们团队最... ...[详细]
-
你知道吗?就在我们每天刷手机的时候,一场悄无声息的数字革命正在改变着物理世界的运行方式。我是Shigeru,一个在加密世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炮儿,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这个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的新赛道——DePIN。物理世界也要"去中心化"?记得我第一次听说DePIN这个概念时,第一反应就是"这不就是区块链版的共享经济吗?"。仔细研究后发现,它远比这要深刻得多。想象一下,你家闲置的WiFi热点、太阳能电池板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Coinbase今年真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。还记得2022年那个令人窒息的熊市吗?当时Coinbase股价一度跌至40美元以下。而今年,这只股票就像坐上了火箭,涨幅超过170%,让人不禁要问:这波涨势到底还能持续多久?双重市场效应的魔力Coinbase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的"双重身份"——既是美股上市公司,又是加密市场的风向标。今年它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什么叫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以太坊的扩容之路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。这个"不可能三角"的魔咒(可扩展性、安全性、去中心化三者不可兼得)始终困扰着整个行业。以太坊虽然坐拥顶尖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,但那个15TPS的龟速确实让人抓狂。记得去年DeFi火爆时,我亲眼见证一笔简单的转账竟然要支付上百美元的手续费,这种体验简直能把新用户直接劝退。Layer2的进化史:从笨拙到精妙... ...[详细]
-
记得2019年大基金二期成立时,整个半导体圈都沸腾了。四年过去,这支"国家队"又要升级了!11月17日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,国家大基金三期正式亮相,3000亿的募资规模直接把前两期甩开几条街。作为一名关注半导体行业多年的观察者,我亲眼见证了大基金这些年如何精准发力。二期那会儿,他们就特别聪明地把钱投在了智能汽车、AI、5G这些朝阳产业上,结果证明这步棋走得漂亮。现在三期来了,光财政部的600亿注资就... ...[详细]
-
最近这段时间,以太坊的行情简直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。作为一名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深切感受到市场情绪的微妙变化。ETH的波动幅度明显加大,这既带来了难得的交易机会,也暗藏着不少陷阱。市场为何如此躁动?观察最近的K线图,你会发现以太坊的价格像是在跳舞,一会儿往上窜,一会儿又往下跳。这种剧烈震荡的背后,其实是多空双方在激烈博弈。我记得上周三那天,ETH在短短两小时内就完成了近200点的来回波... ...[详细]
-
记得2019年大基金二期成立时,整个半导体圈都沸腾了。四年过去,这支"国家队"又要升级了!11月17日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,国家大基金三期正式亮相,3000亿的募资规模直接把前两期甩开几条街。作为一名关注半导体行业多年的观察者,我亲眼见证了大基金这些年如何精准发力。二期那会儿,他们就特别聪明地把钱投在了智能汽车、AI、5G这些朝阳产业上,结果证明这步棋走得漂亮。现在三期来了,光财政部的600亿注资就... ...[详细]
-
区块链投资圈的新玩法:G4 Friends 私享会邀您共襄盛举
各位投资界的老朋友和区块链新锐们注意了!我们G4 Friends要搞点不一样的动作了。9月的塞浦路斯利马索尔,将上演一场专属于区块链和加密基金圈子的高端私密聚会。别被"专业见面会"这个正经名字吓到,实际上这更像是一场投资老炮们的沙龙派对。为什么这场聚会值得您专程飞一趟?想象一下:在地中海温暖的阳光下,和一群真正懂行的投资人在Opus活动场地畅聊Web3的未来。没有嘈杂的展台,没有走马观花的寒暄,只... ...[详细]
-
昨天我们聊到"孕线"这个技术形态,有些朋友可能觉得太理论化。其实说白了,就是找准区间的高点和低点来操作。我常跟学员们说,交易就像玩德州扑克,怕输钱就别上桌。这本来就是个概率游戏,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那些赢面大的机会。记得37500这个位置吗?从上周开始我就反复强调,这个点位简直就像个"老顽固",每次触碰都有反应。昨天我们的策略精准命中,1200点的收益已经稳稳落袋。以太坊方面,2090这个关键位也如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