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基础 >>正文

体创些法目才,你能走的项得更必看避业者远区块开这链媒律坑

基础234人已围观

简介区块链这个圈子最近几年真是热闹非凡,我作为一个经常和区块链创业者打交道的人,见证了太多人兴冲冲进场,结果被法律问题绊倒的故事。今天我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,做区块链媒体到底要注意哪些法律红线。版权问题:别让"搬运"变成"偷窃"记得去年有个创业者找我咨询,他的区块链资讯网站刚上线就被投诉了。原因很简单,觉得国外文章好就直接翻译过来用,连个署名都没有。这种做法在圈子里太常见了,但真的不可取。我的建议是:... ...

区块链这个圈子最近几年真是热闹非凡,我作为一个经常和区块链创业者打交道的人,见证了太多人兴冲冲进场,结果被法律问题绊倒的故事。今天我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,做区块链媒体到底要注意哪些法律红线。

版权问题:别让"搬运"变成"偷窃"

记得去年有个创业者找我咨询,他的区块链资讯网站刚上线就被投诉了。原因很简单,觉得国外文章好就直接翻译过来用,连个署名都没有。这种做法在圈子里太常见了,但真的不可取。

我的建议是:

1. 转载一定要取得授权,哪怕对方说"随便用"也要留下书面证据

2. 原创内容一定要加上水印,我们律所处理的侵权案件里,有水印的维权成功率能高出30%

3. 建立内容审核机制,别让编辑为了KPI随便"搬运"

用户隐私:别让数据成为定时炸弹

前几天刚看到新闻,某大型区块链媒体因数据泄露被重罚。说实话,很多创业者对数据保护的认识还停留在"把密码设复杂点"的阶段。

根据我的经验,用户数据保护要做好三件事:

- 收集信息时要像追求对象一样谨慎,不该要的别要

- 存储数据要像保管珠宝一样用心,加密措施必不可少

- 出了事要像消防员一样迅速,72小时内必须上报

合规红线:这些雷区千万别踩

有个客户曾经问我:"律师,我们就发个行情分析,应该不犯法吧?"结果我一看,文章里全是"稳赚不赔"、"闭眼买"这样的字眼。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,这种内容简直就是给自己埋雷。

特别提醒:

* 坚决不能为ICO站台,这已经写进刑法了

* 行情分析一定要加上"投资有风险"的提示

* 涉及金融的内容,建议找专业律师把关

国内用户:接还是不接?这是个问题

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。我的建议是:如果内容涉及交易、代币发行等敏感话题,最好做地域限制。但如果是纯技术讨论,只要做好内容审核,服务国内用户也无可厚非。

最后说句心里话,在这个行业见过太多因为忽视合规而翻车的案例。与其事后补救,不如从一开始就建立完善的法务体系。记住,走得稳比走得快更重要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比特币或将迎来疯狂牛市:25万美元不是梦?

    基础

    就在昨天,我和一位资深矿工朋友聊天时,他突然神秘兮兮地问我:"你知道为什么每次减半后比特币都会疯涨吗?"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思考。确实,比特币历史上每次减半后都上演了惊人的牛市行情,而现在距离2024年4月的下一次减半,只剩下短短6个月了。减半效应:比特币市场的永恒定律每次看到比特币价格走势图,我都忍不住感叹市场的神奇。还记得2012年第一次减半时,比特币价格还不到15美元;2016年第二次减半后,... ...

    基础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2025帮信罪新规:Web3从业者必须警惕的法律红线

    基础

    你知道吗?帮信罪这个听起来有点专业的罪名,其实正在悄悄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。2015年刑法修订时新增的这个罪名,如今已经成为全国刑事案件数量的"老三",仅次于盗窃和诈骗。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互联网金融案件的律师,我亲眼目睹了这个罪名带来的种种法律困境。帮信罪的"冰与火之歌"说实话,帮信罪在实务界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。爱它,是因为相比共同犯罪,这个罪名的量刑相对较轻;恨它,是因为它的适用标准简直像个"万... ...

    基础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11人小团队如何打造年入11亿美金的加密界独角兽?

    基础

    最近在加密圈里,一个名叫Hyperliquid的项目让所有人眼前一亮。说实话,第一次看到他们的数据时,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- 30天收入9563万美元,年化收入预计11.47亿美元!更让人震惊的是,创造这个奇迹的团队只有11个人。这意味着平均每个人每年为公司创造了超过1亿美元的收入,这个数字放在全球任何行业都是惊人的。不按常理出牌的"加密界异类"Hyperliquid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发... ...

    基础

    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