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工具 >>正文

机构资金主战的下坊以太一个场

工具7人已围观

简介最近的市场走势真是耐人寻味啊。比特币从高点回落,加上那些"远古巨鲸"们突然集体出货,整个市场都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气息。MicroStrategy(MSTR)这家公司的股价更是像断了线的风筝,短短12天就跌了20%,看跌期权的交易量直接翻了三倍!这让我想起了2021年底那次暴跌前的征兆...MicroStrategy的财务困局说实话,MicroStrategy的情况确实让人捏一把汗。这家公司现在就像个... ...

最近的市场走势真是耐人寻味啊。比特币从高点回落,加上那些"远古巨鲸"们突然集体出货,整个市场都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气息。MicroStrategy(MSTR)这家公司的股价更是像断了线的风筝,短短12天就跌了20%,看跌期权的交易量直接翻了三倍!这让我想起了2021年底那次暴跌前的征兆...

MicroStrategy的财务困局

说实话,MicroStrategy的情况确实让人捏一把汗。这家公司现在就像个赌红眼的赌徒,融资手段越来越激进。从最初的低息债券,到现在居然要用年息9%的高利贷来借钱!光是每年的股息支出就要接近6亿美元,这还没算上计划中的42亿美元新融资。

我仔细研究了他们的财报,发现一个致命问题:这家公司完全是在用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持运转。一旦市场风向转变、融资渠道受阻,他们很可能被迫抛售比特币储备。但话说回来,MSTR的股价现在还有35%的溢价空间,短期内对比特币的影响应该有限。

比特币的调整周期

记得我上个月就提醒过大家,比特币短期内可能会回调。毕竟这一路上涨得太快太急,就像一辆超速行驶的跑车,总得踩踩刹车。

Glassnode的数据很有意思:当95%以上的持有者都在盈利时,往往预示着调整的到来。历史上每次出现这种情况,接下来两个月都会震荡整理。目前比特币已经在11-11.7万美元区间盘整了两周,持仓成本也从11.2万提升到了11.45万。

虽然这次调整幅度可能比上次温和(上次跌了11.2%,这次已经回调8%),但时间上还远远不够。投资就像煲汤,火候不到味道就不够。

以太坊的政策东风

最近SEC的动作特别值得玩味。他们推出的"Crypto Project"计划,简直是为以太坊量身定做的!放宽发行标准、鼓励技术创新、扶持超级应用...这些政策重点几乎都指向以太坊的优势领域。

为什么SEC如此青睐以太坊?我总结了几点:1. 稳定币市场的半壁江山都在以太坊上2. DeFi领域65%的资金锁定在以太坊3. 80%的代币化美债都在这里4. 几乎所有主流交易所和科技巨头都在以太坊上布局

这让我想起当年互联网泡沫时期,大家都争相在.com上投资的情景。以太坊正在成为连接传统金融和加密世界的超级枢纽。

市场风向的转变

7月份的市场表现很有趣:以太坊暴涨49%,比特币只涨了8%,其他山寨币更是望尘莫及。这种分化清晰地告诉我们:聪明的钱正在流向以太坊。

在这个市场里,跟着趋势走永远是最省力的选择。当机构都在抢购以太坊的时候,我们普通人需要的不是质疑,而是理解这个趋势背后的逻辑。

说到底,投资就是要找到那个"顺风车"。而现在,以太坊这趟车已经鸣笛启程了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马来西亚区块链周:一场科技狂欢背后的国家雄心

    工具

    八月的吉隆坡阳光灿烂,但比阳光更炽热的,是刚落下帷幕的马来西亚区块链周(MYBW)。这场第二届盛会简直就像一场科技版的"嘉年华"——来自92个国家的6834名区块链爱好者把吉隆坡世贸中心变成了数字革命的"迪斯尼乐园"。不只是开会,而是立flag作为主办方Lydian Labs的联合创始人,Noelle Lee在闭幕致辞中激动地说:"我们不是在办一场普通会议,而是在向全世界宣告——马来西亚要当区块链... ...

    工具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蓝色巨人的华丽转身:IBM如何靠两条腿走出转型阵痛期

    工具

    在科技界这个竞技场里,IBM这个"蓝色巨人"的转型故事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史诗。记得十年前,当云计算浪潮初起时,许多人都担心这家百年老店能否跟得上时代的步伐。但事实证明,IBM用一连串漂亮的战略布局给出了令人惊喜的答案。断舍离的艺术:IBM的"瘦身"哲学IBM的转型之路充满了壮士断腕的决绝。2014年,他们把半导体制造这个曾经的核心业务卖给了格罗方德;紧接着又把x86服务器业务甩给了联想。这些在... ...

    工具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Web3增长新思维:社区才是真正的商业引擎

    工具

    说实话,现在的Web3创业者们都在犯一个老毛病 - 太着急变现了。我见过太多项目方一上来就拼命推销代币,却忘了区块链最宝贵的资产其实是人。为什么说社区比营销更重要?记得去年我参与的一个NFT项目吗?他们花了200万美金做广告投放,结果三个月后Discord群里只剩机器人留言。反观另一个小团队,创始人每天亲自在社群里解答问题,组织线下meetup,现在估值涨了10倍。这就是Web3的魔力 - 当你把... ...

    工具

    阅读更多